什么是中国古代的六礼?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婚

“六礼”是古代订立婚姻必经的六道程序,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自西周设立。

婚姻是人生大事,但为什么需要婚姻呢?古人给的答案是“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昏义》)也就是“婚姻是两个家庭的联合,上要奉祀宗庙,祭祀祖先,下要繁衍后代,将家风家业传承下来。”所以古代没有自由恋爱,因为婚姻的内核不是爱情,而是“合二姓之好”,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跟新婚夫妇的感情没有关系。

正是由于这样的目的,婚姻的成立必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要履行严格的“六礼”程序。

第一步——纳采

即南方请媒妁向女方提亲。女方同意议婚后,男方准备“纳采礼”(不是彩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礼记》:“纳采用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呢?因为雁为候鸟,随着阳气而迁居,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而且雁失去配偶后不再另配,象征着忠贞、守节,与男权社会中女子从属于男子的现实相合,要求妻子服从丈夫。

第二步——问名

即男方询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卜于宗庙以定吉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特别是秦汉以后,随着门阀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高门与低门,嫡出与庶出,有着严格的差异。

第三步——纳吉

即卜得吉兆后,将结果告知女方,男女双方换定帖,正式订婚。如果未卜得吉兆,则到此程序结束,不再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纳征

又称“纳币”,即男方派人送聘礼至女方家里,婚约正式成立。纳征是中国古代婚姻习俗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一个环节,男家赠予女家彩礼后,女家亦应回赠男家一些礼品,不过其数量要少得多,只要有象征意义即可。男女双方互赠的礼品都必须是双数,其中含有成双成对的意思。

第五步——请期

俗称“择日”,即男方要请“先生”择选结婚的“黄道吉日”之后,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请期礼书),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第六步——亲迎

即男方在约定的日期,亲自前往女方家里迎娶新娘,古时男方去女方家里迎亲时,均是在黄昏,办完仪式直接“洞房花烛夜”,唐朝时将迎亲时间改为早晨,现在一般也是早晨接亲,中午举办酒席。

现代的婚姻基本上已经没有完全按照“六礼”程序举办的了,但依然有“六礼”的一些影子,比如“问名”,现在应该还有很多人结婚要看八字,比如“纳征”,也就是现在的彩礼,等等。“六礼”作为婚俗文化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虽然其中有很多封建迷信成分,但对于我们理解“婚姻制度”,研究古人的民风民情有极大的帮助,我们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尊重婚姻,尊重女性。

。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中,制定了婚姻成立的条件。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

六礼的内容包括了六个方面,实际是婚姻成立的六个程序:

一是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二是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三是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四是纳征,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五是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六是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六礼的婚姻程序很复杂,一般百姓没时间也没有财力承担,所以只有官员贵族才这样严格遵守。但民间风俗也以此为参考,把一些程序合并,如第一和第二就可以一次完成,第三第四也可以合并,到现在民间的婚俗还可以看到西周时期六礼的影响。

您好,我是凤炎忻,很高兴可以这个问题!

什么是中国古代的六礼?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下面凤炎忻就来说一下:

什么是六礼?

六礼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纳征)、请期、亲迎。

1、纳采

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

2、问名:

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或以为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

3、纳吉:

又称“小定”或“文定”,也就是订婚。即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时,纳吉也要行奠雁礼。

4、纳徵(纳征):

俗称大聘或完聘,亦称“纳成”,即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纳徵通常在婚礼前十日至一个月内进行,除了要准备聘金外,还要有六件或十二件礼,聘礼名称都有吉祥的涵意,数量为双数,取成双成对的意思。

5、请期:

俗称送日头或称提日,中国婚姻礼仪之一,六礼之五。即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请期礼书),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6、亲迎:

俗称“迎亲”。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通常是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后,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

六礼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六礼”作为中国古代嫁娶的礼仪,起源于西周时期。

中国古籍《礼记》和《仪礼》都对此有所论述。

《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另据《仪礼》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由此可见,这传统婚俗始创于西周时期。一般认为,此婚俗于秦朝已经定下,其后用于汉朝。

现代保留与传承

直至现代中国的婚俗礼仪中,尤其在一些乡村地区的婚姻形式,仍可见到“婚姻六礼”的明显痕迹。

但在中国现代的婚俗礼仪中,三书六礼的婚俗礼仪已化繁为简,一般遵循有提亲、纳征(即过大礼)和亲迎(即接新娘)内的某些礼仪。在现代婚俗礼仪中,三书六礼的纳征已是保留得比较完整和受较大重视的传统礼节。

以上便是凤炎忻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点赞和评论,和@凤炎忻是读书客 一起成长!

您好,我是鱼哥。我国古代之“六礼”共计三种,而婚嫁之礼只是其中一种,接下来进行详细说明。

一,日常六礼,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相见礼。

冠礼:

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时要举行加冠之礼,表示已经成人。

婚礼:

成家立业为人生大事,从古至今都大肆操办,有关婚嫁礼仪在后面介绍。

丧礼:

人生除死无大事,丧礼是哀悼、殡葬逝者的礼仪,并根据逝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区分等级,形式比现在要繁缛得多。

祭礼:

古人信奉两大事物,一为天地神灵,二为祖宗先辈,由此产生了传承至今的祭祀礼仪,逢年过节和特殊日期都要举行仪式,既表达对二者的尊崇,又祈祝能得到庇佑。

乡饮酒礼和乡射礼:

1,饮酒礼。周代乡学三年业成大比,考较出德行、道艺优秀的人才并向所属诸侯推荐,进行时由乡老设酒宴以宾礼相待。2,乡射。先秦一种极为正规的竞技活动,考较卿、大夫、士、子的射术、乐感、德行等方面的表现。

由于饮酒礼和射礼皆在各乡由长者和官员主持,而且目的都是对人的才能进行判定,所以通归乡礼。

相见礼:包括趋、拜、礼、跪、坐、喏等众多礼仪,并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身份有多种形式,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二,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婚嫁六礼已经有朋友做了说明,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

纳采:提亲。

问名:媒人把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带给男方。

纳吉:男方将女方的姓名八字进行占卜。

纳征:男方下聘礼给女方。

请期:男方选择婚期,与女方协定。

亲迎:婚前女方送嫁妆,吉日男方迎亲。

三,拜师六礼: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瘦肉条。

这六礼分别寓意勤奋、苦心、红运、早早高中、圆满、弟子心意。

以上即是三种“六礼”,内容多见于《礼记》。我国的“礼仪之邦”历史悠久,这些礼仪基本上在周朝和春秋时期就实行了,把道德规范融入到日常行为当中,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