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聂远主演的《心灵法医》?

破案为辅,听尸为主


对于法医这个职业的最初认知应该是来源于《鉴证实录》、《法证先锋》这一类TVB经典剧,以及近几年的《法医秦明》。法医可以从死者身上发现线索和真相,他们成了协助警察破案的重要一环。

最近根据朱明川原著小说《听尸》改编,由聂远和宋轶主演的治愈系法医剧《心灵法医》正热播刚迎来了大结局。初听“听尸”二字觉得好奇,死了的人还能听到他们说话?那这应该是一部悬疑与惊悚结合的电视剧。

源于对好奇,不自觉追了一二十集,才发现这其实是一部不同于以往法医题材的剧。它以破案为辅、听尸为主,结合现实的同时,侧重暖心回归与心灵治愈,同时剧中也存在演员演技悬殊大,技术与逻辑瑕疵并行等问题。

破案为辅,听尸为主

以往大家看法医类剧的侧重点要么是破案的刑警(如《鉴证实录》,要么是警方和法医、法证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法证先锋》和《法医秦明》),但是这部剧我们明显感受到导演弱化了警方在破案方面的作用,更注重剧中明川这位优秀法医的人物塑造和作用发挥。

几乎所有的案件的关键信息不是警察发现而是法医明川发现的,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法医去实地考察,采集证据,法医成了引领每个案件走向的领头人,警方的弱化也就同样这样弱化了很多破案的细节问题。

导演之所以采用这样对警方能力弱化的处理,就是为了突出法医和死者进行的心灵交流的作用,通过法医去听取死者留下的那些无声的语言,把他们想表达的信息传达给警方,给家属,给观众。

比如明川在给“淡水海尸案”里的女死者解剖头颅查找真正死因的时候,他就很郑重地对着死者说了:“我知道你生前很爱美,爱重自己的头发,但是我现在不得不帮你剃发开颅”。

简单的一句话,却有强烈的仪式感,这是对死者的尊重,是和死者的一种沟通与协商。而他知道死者爱美的一切事实,仅凭借一枚昂贵的发卡,是想一个孩子口中“不睡觉、不吃饭,整天穿各种工作服出门工作”的妈妈,连轴转动过劳晕倒的妈妈,会舍得买一枚昂贵的发卡吗?会为了捡这枚发卡而溺水吗?

每一次案件没有头绪时,都是明川通过和死者的对话,发现关键线索的。

结合现实,治愈心灵

剧名是《心灵法医》,剧种划分为治愈系法医剧而不是悬疑剧,自然侧重点在于心灵的治愈,这也是为什么看这部剧有种暖心的治愈感的原因了。

它的暖心治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死者的照顾,这主要通过法医明川对死者的无声语言的转述来体现;另一种是受害人和罪犯之间的内心独白与和解,导演才采用的是一种“心灵剧场”的创新手法,通过心灵侧写剧场化的形式来表达

剧中的许多案件取材于当下社会,都很贴合现实社会,让观众看后很有感触。

比如“杀妻案”里,为了扶正有孕小三意外杀妻;

“淡水海尸案”里单亲妈妈为了孩子,不分昼夜兼职多项工作过劳致死;

“狼人案”中的“偶像失格”问题和执迷不悟,包庇罪犯的爱情观;

唯物主义,相信科学的医生救人无数,却无法救癌症晚期的有孕妻子,而误入迷信歧途,通过杀别的孕妇以企求就活妻子;

“网约车案”里“女性深夜坐车安全问题”等话题,都紧贴现实,十分值得思考。

悬殊大的男女主演技

这部剧的男主聂远和宋轶,这两位都是很有演技的演员。

聂远自不必说,《隋唐英雄传》里的罗成,《四大名捕》里的冷锋,虽然他最近的作品比较少,但是看他时隔多年出演《延禧攻略》里的乾隆皇帝,获得的如潮好评就知道了他的演技水平了。在这部剧中,他的水平一如既往地稳,堪称全剧的演技担当。

而宋轶虽然出演女主的作品不多,但是她可是被大家称为“作为女二多次碾压女主的女演员”,《伪装者》里于曼丽,《创业时代》里的温迪,包括最近热播的《庆余年》里的范若若,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赞不绝口。

但是反观宋轶在这部剧里演技全然没有体现出来,饰演的罗队像傻子一样,没气场、没能力,只像是一个空有美貌的花瓶,被男主聂远碾压的毫无存在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前面第一点我们提到过导演为了的契合剧名“心灵法医”,重在突出法医的作用。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可惜的是没有掌握好这个度,过于弱化警方能力,过于强调法医的能力,造成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这就是造成了剧中男女主演技悬殊巨大的关键原因,甚至说除了男主聂远,其他人的演技全被抹灭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吐槽“要这刑警队有何用?女主罗队长完全没有发挥作用”。

一个新人演员在剧组能发挥出潜在演技与导演有关,当然一个好的演员在剧组发挥不出该有演技与导演也是有关的,显然造成这样集中火力的演技吐槽,导演是要负责的。

技术与逻辑瑕疵并行

除了上面演员演技问题的存在,客观来说这部剧还存在技术和逻辑问题。

技术问题主要出在背景音乐和拍摄问题上。在这种破案的法医题材的剧中,背景音乐或是渲染画面,或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且背景音乐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出现才能与剧情相互辅助补充。可是剧中的背景音乐很非主流,冷不丁的出来,而且音量过大,听着刺耳不说影响人声,最主要听着完全不对剧的风格。

而在拍摄上,镜头时常莫名奇妙的晃动,明明是正常的平行拍摄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运动镜头的确是一种特别的拍摄手段,但是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就是摄影师的拍摄技术问题了。

要说逻辑问题,可以说每个案件细究起来都是存在的。

比如“狼人案”中,嫌疑人黄伟伦被拘留在审讯室里随意吃东西,这个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警方是不会因为嫌疑人是偶像明星的身份就特殊对待的,古代尚且有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规定,何况现在人人平等的法制社会呢?

再比如“景区抛尸案”中,明川被罪犯打晕关到溶洞里也就一夜时间,只是胳膊骨折了,其他人找他的时候,差点就错过了。嘴是好好的,难道不会喊救命吗?非要敲打岩壁。手机没信号,满格的电可以放音乐制造声音引起救援人的注意吧。

科技社会了,是不是剧的逻辑也得跟上时代呢?导演难道想学习《破冰行动》最后用送人头的手法取代手机拍照拿证据的做法,被观众集体吐槽吗?

总而言之,这部剧有其可看性,至少展现了很多温暖的一面,传播了正能量,引导了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不可否认它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过这或许能为后面法医题材往治愈方向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价值。

此剧一下子更新了10集,还是比较良心的。最近好剧连台,看不过来了都,不过聂远凭着“大猪蹄子”的热度,目前还是很有市场的。

《心灵法医》,顾名思义说得是一个治愈系法医的故事,是个靠专业破案的高手。一般来说,需要法医出面的案子基本都是命案,而每一个命案背后都有很深重的社会和心理问题,破案更多的是在探查案件背后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以便给人们足够的警示和启发。

本剧一开头就是个残酷的连环杀人案,毫无线索,唯一能确认的就是所谓的嫌疑人画像。这个画像在犯罪库里比对不了,反而在警察系统中比对出来了。嫌疑人叫明川,还是个法医中心主任,是个远近闻名的专家。

可是怀疑自己人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没有直接证据更是不能随意采取行动,于是罗笔芯(宋轶饰演)被调入明川所在的刑警队任队长,其实是秘密调查明川。

两人在一起不断的合作,联手破了一个又一个奇案,怀孕妻子坠楼案、单身妈妈溺水案等等。而明川在这些案件中表现出的专业知识和一些奇怪行为,曾一度让罗笔芯更加怀疑他,但是明川在其中更是展示了善良和悲悯的情怀,这样的人如何是个杀人狂魔呢?

疑问一直延续,不出意外,罗笔芯一定会爱上明川的!

本剧根据真实法医朱明川的小说《听尸》改编,很多案件都来源自真实案例,而演员阵容更是让人看到剧组的满满诚意。除聂远、宋轶、芦芳生三位实力演员担纲主演外,该剧还到了张光北、于明加、曾泳醍、郭秋成、李文玲、张帆、林鹏、康磊等众多实力演员倾情加盟。

聂远从《延禧攻略》翻红后,是聚集了大量的粉丝的,宋轶在《伪装者》和《创业时代》中也证明了演技,穿上了警服更漂亮了;芦芳生不演日本人后,在《长安十二时辰》中也有精彩的表现。

以往我们看悬疑剧、破案剧、谍战剧之类的烧脑剧时,许多反转和情节线索之类的细节都是通过演员的叙述和旁白完成的,甚至还有回忆,比如又发现了什么什么证据线索之类的。

而在本剧中,有个很好的地方就是我们讷讷感看到演员看到的细节,还用文字点出来了,这样观众就能更多的代入角色,参与剧情,也更容易产生自己的判断。

我觉得挺好的!

因为看过《法医秦明》,所以未播前就对《心灵法医》相当期待,追了几集果然很对我的胃口。没有故意卖弄推理,完全证据说话,节奏也控制得不错,感觉整部剧还是很可圈可点的。

坦白说《延禧攻略》那会儿不太get到聂远的演技和魅力,《心灵法医》里的眼神和动作真的很man咧。

另外从《伪装者》就很吃宋轶的颜,自然的气质寡淡脸,旗袍服楚楚动人,警服现代装扮相简单清爽,又显得活泼慧酷酷的。

虽然有不少一眼可以发现的bug , 有各种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的剧情,但各种小细节还是描述得不错,想要讨论的社会现象也很值得思考。

尤其连凶手的微表情动作都标了出来,而且心灵法医每个案子后边有个心灵剧场,让受害者和凶手对话来演一出独幕话剧,让整部剧变得很有意义。

该剧根据法医朱明川的小说《听尸》改编,案中案也一环扣一环,讲述法医明川破案无数,成为远近闻名的“听尸者”的故事。

男主角却因“杀人医生”案被女主刑警队长罗笔芯怀疑,在调查过程中搭档明川破获多宗离奇案件的故事。

从目前来看第一个案子是关于老婆摔下楼摔死,老公拼命自爆;第二个案子是关于女工打多份工,结果过劳累死在老板的养鱼池。

第三个案子是狼人杀人案,一个患有狼人综合症的明星咬人;第四个案子是妻子用辐射性很强的石头杀了前夫。

感觉悬疑和烧脑并存值得一看,但还是奉劝大家不要在晚上看,会影响睡眠!

节奏有回归刑侦老剧的兆头,取材接地气

《心灵法医》有吸引力的元素颇多,这不仅是聂远翻红后首部现代剧,还是2019新剧中相对稀缺的推理题材。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改编自专业法医朱明川的小说,有专业人士的原著打底,已成国产推理剧的品质保障。

聂远之外其他选角也多以演技为主,除了女主角宋轶长相与大众心中固有的刑警队长形象不符外,演员卡司基本没其他槽点。这奠定了本剧的“养眼”基础,不过《心灵法医》最为值得推崇的,其实是他的节奏。

节奏有回归刑侦老剧的兆头,取材接地气

在长剧集盛行的环境下,推理悬疑剧也深受影响,许多案件都因冗长的体量而失去原本的紧凑感。2019第二季度白宇的作品《绅探》上线时,四集一个案件的时长,在很多观众眼中已经是业界良心,但与经典老剧相比节奏还是慢不少。

这一点,《心灵法医》相对来说比较有回归老剧风格的兆头,第一集便三个案件同时进行。开局点到贯穿全剧的干尸案,男主角出场几分钟便破获的盗墓案都给相关人物做了不错开场,又在同集中解决了第一个正式案件,更加紧凑。

故事前半程的剧集中,大多做到了一集一案或一集两案并行的节奏,案小却不拖沓非常有诚意。这样的节奏,上一部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同题材作品,还是至今没有被超越的经典老剧《重案六组》。

而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灵法医》整个基调也有《重案六组》影子,最直观的便是生活化的案件选材。

因生子问题而引发的夫妻争执致死、因生活压力而导致的过劳死、偏心的母亲与对母爱极度渴求的儿子等等,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共鸣。本剧大多数案件的起因与发展,都可以算是接地气的。

可能对于习惯性看烧脑、反转风格的观众来说案件简单,但凶手作案动机有共鸣,破案反转不多,才是与现实最接近的状态。《重案六组》面世时,给观众以触动的地方,也不是案件多烧脑,而是对人性、现实的侧写够真实。

《心灵法医》能够坚持紧凑节奏与生活化的案件取材,这一点非常值得点赞,也值得同题材参考。但该剧节奏与取材多值得点赞,作品的漏洞就多让人惋惜,它身上有《重案六组》的些许影子,却因两个问题的存在无法也前辈相提并论。

一、想要接地气却又无法放弃“高上大”的制作基调

推理题材作品,往往以温和中暗现人性或全程烧脑反转拔高体验为主,前者更生活后者更艺术。内地推理作品曾经以前者为主,日系、欧美系推理则以后者为主,不能简单的评判哪种方式更好,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有不同的魅力点。

但,不得不承认,相对来说后者受众更多。

毕竟,烧脑、反转带来的刺激感,很符合现代观众喜好,整个画面与故事也看起来更“高上大”,是时下流行的的制作风格。《心灵法医》案件取材与故事节奏,让它的基调原本应更接近《重案六组》的生活化,亦可以有自己的风采。

但《心灵法医》故事基调中的接地气却没有被完美呈现出来,因为整个作品制作风格明显无法放弃当下悬疑题材推崇的“刺激、烧脑”,最终反而成了四不象。这一点,在人物塑造、后期制作体现更为直观。

  • 人物塑造脸谱化

喜欢《重案六组》的观众对六组每个人物都会记忆深刻,因为他们身上便蕴含着“生活百态”,无论戏份强弱都留下鲜明的印记。温和睿智的大曾,雷厉风行的季洁,在青年与中年之间过度的江汉,年轻有朝气的白羚,都是我们的童年记忆。

编剧可以不给予大量笔墨去描绘每个角色的特性,却需要给他们定下独立的人物魅力,让角色接上地气。但案件偏生活化的《心灵法医》,在人设方面选择的是偏向偶像剧式的设定:全员脸谱化。

作为法医却拿着刑侦警员剧本的男主角明川,这个角色强大如“神”。

他可以通过尸体发现被掩盖的真相,更具有微表情观察能力,偶尔还能分担谈判、审讯专家的职能。这样的设定,在时下流行的烧脑推理作品中其实并不少见,《白夜追凶》、《法医秦明》等作品,都是以突显主角能力为蓝本。

但这些作品同时也有一个共性:配角仍旧有独自的魅力。

《白夜追凶》的周巡、舒桐推理能力与主角相差甚远,却仍旧是本职中的佼佼者,也是主角重要的辅助。《法医秦明》中的两个“助手”,甚至让李现、焦俊艳两位演员小小的火了一把,皆因角色有足够的张力。

然而,《心灵法医》模式化的主角背后,还有一堆模式化的配角。芦芳生饰演的副队长丁春秋在男主角在场时犹如背景,一个刑警却只承接了男主好友的担当,配角专业能力是否在线,全靠男主角是否“掉线”。

宋轶饰演的女主罗笔芯,也成功将她在《伪装者》中积累的滤镜撕破,大男主剧中女主所有的缺点几乎都在她身上汇聚。多疑、冲动、智商时有时无,堆积太多“脸谱”的结果,便是无法让观众认可她刑警队长(还是异常优秀那种)的身份。

想要立足现实,却又无法放弃偶像化人设,两者之间又不能妥善融合,是非常遗憾的。

  • 后期制作混杂化

《心灵法医》在摄影、配乐方面,采用了不少看起来高上大“流行元素”,比如摇晃镜头与魔鬼配乐。

摇晃镜头即手持摄影,常用于文艺片、纪录片拍摄,对人物心境的烘托以及画面真实感呈现非常有利。一些犯罪题材为了呈现人物内心或打斗场面真实性,经常会使用这种手法,但摇晃镜头过度使用或与剧情不搭配也会适得其反。

娄烨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在影院上映时,便因大量使用这种拍摄手法,让不少观众看吐(真实眩晕)。但娄烨鲜明的个人风格,还是有他自己坚持个性的理由,只是这种的摄影风格大量用于《心灵法医》便难找出点赞理由。

毕竟,《心灵法医》手持拍摄镜头运用的过于频繁,且与剧情难融合。犯罪心境变化或者悬疑强烈的戏份出现时,尚能感受到镜头语言魅力,但主角们日常工作中仍旧使用这种镜头风格,既显得格格不入又让观众眼晕,体验相当不佳。

同样被过度使用的,还有喧宾夺主的配乐,该剧首批观众相信都会对突然出现的配乐记忆犹新。配乐能成为一部作品的灵魂,无论悬疑、偶像或正剧,为剧本量身定做的音乐,都是必要的。

但这并不代表有配乐、配乐够有记忆点、够响亮便是艺术,一个不分场合或者说没有把握住合适场合突然出场的配乐,只会产生突兀感。最终,观众记住了配乐,却没有感受到它与剧本的搭配艺术、也没有感受到它存在的意义。

在《心灵法医》中无论是手持摄影风格还是配乐,单独拎出来都是“时尚单品”,原本应该是加分项,但过度与不恰当的使用反拖后腿。结合案件风格,颇有把中式松柏盆景打扮成圣诞树的错觉,再华丽的饰品任意堆砌都是累赘。

二、推理逻辑漏洞过多,剧情重点偏移

没有找准作品制作基调,会影响它成为经典,但若能在剧情上征服观众,仍可成网剧“爆款”。然而《心灵法医》在案件设定及重点分配上,仍旧有许多问题,这使它难经推敲。

  • 简单案件复杂化,为烧脑而烧脑

正如七话前面所说,本剧案件取材相对生活化,但它却想突显烧脑感,最终故事撑不起烧脑,烧脑也展现不出故事原有魅力。

第二个案件中的死者最典型,她在淡水湖中溺亡尸检却显示死于海水,于是法医明川便利用自己的专业实力,成功将死者真正溺亡地锁定在海鲜养殖场。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段烧脑剧情是为了突显男主角的魅力,但它的烧脑却没有说服力。

比如,养殖场老板在抛尸之时并没有脱去死者的工作服。

所以,即使没有法医出面,警方从死者的衣物、工作记录调查便可以锁定养殖场,完全不需要绕如此多弯路。但为了突显明川的“高智商”,编剧反将最直观的线索当成空气,把简单的案件复杂化。

  • 逻辑不紧密,设定重复率高

完全由明川一人主导的案件,逻辑漏洞也非常明显,铺垫不够细腻顺畅。

以第一个案件为例,凶手直接聊爆式发言已经很不合常理,行为更难让观众理解。在夫妻两人推搡过程中,变心的丈夫发现妻子摔倒流血昏迷后,为了表现人物的复杂性,编剧安排他“给妻子急救”。

原本是能够丰满人性的桥段,但丈夫急救的方式是用吹风机线头给摔伤的妻子做电击,咦?咦?咦?看到这里七话与弹幕中的观众一样,脑中浮现三连问,这到底是救人还是补刀呢?

且不说电击耳后部位本就不符合急救常识,假使真有这种特殊的急救方式,那么在稍微暗示一下死者丈夫有医生或理工科背景,才能使剧情连贯合理。超出普通人的意识行为却又不给出铺垫,反让原本有意义的刻画浮于空中。

为了客观评价这部电视剧,七话忍着细节漏洞看了20余集,还发现了一个更为有意思的设定。在这部剧中,多起案件的第一发现人都会选择不报警甚至为了撇清关系抛尸、毁坏现场的行为。

理由基本都很一致:“撇清关系”。

不可否认,现实中的确有这种人的存在,但一部电视剧多次出现同样的人物,便超出了常规范围。过度使用此类设定亦显示出编剧创意与储备量的不足,这让许多案件凶手的作案动机很有真实感,破案过程却是非现实的。

  • 恋爱戏份画蛇添足

后半程剧情,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爱情戏份过多。对于推理、悬疑类作品观众来说,爱情委实不是重要吸引元素。虽然爱情可以做推理的调味剂,但过多刻画还是使本剧重点偏移,更何况男女主完全没有火花感。

激发不出观众“少女心”的爱情戏,既拖慢了节奏,又降低了故事格局。

在“一切皆可谈恋爱”屡次遭遇痛批的当下,在《无证之罪》、《白夜追凶》等作品不突出恋爱戏仍受到追捧的当下,观众显然已经不再沉溺于肤浅的言情。但制作方们,还是太将恋爱戏当成“灵药”,画蛇添足。

一部完全没有可取性的推理剧,不会让观众觉得遗憾,但《心灵法医》原本拥有不少可取性。如果制作方找准故事基调,在剧情刻画中更加细腻缜密,或许能成为当下的爆款甚至延续《重案六组》风采。

可惜,一系问题影响了原本的好题材与好卡司,最终只能成为一部不能太动脑筋思考的速食剧。这是当下制作方面需要反思的现状,观众已经慢慢开始追捧有演技的演员,制作方们也要拿出经得起咀嚼的作品回馈观众才行。

因《延禧攻略》翻红的聂远,再度合作于正、搭档吴谨言的《皓镧传》无声无息扑街,当时一边被骂着“大猪蹄子”一边被夸着好演技的待遇,显然未能延续。

如今网剧《心灵法医》中,聂远转战现代戏份,似乎无心恋爱、专注痴迷探案

然而现场曝光的花絮中,聂远似乎还是那个一言不合就拿错剧本的“大猪蹄子”。

《延禧攻略》中聂远似乎比妃子们更有少女心,轻松示范如何女版依靠、女版撒娇。

娇俏动图和大猪蹄子更配呦!

《心灵法医》的拍摄现场,聂远就更放飞自我了!

魂穿女主角,主动和导演试吻戏!

动辄就来激情版投怀送抱!

看背影都能脑补出导演的内心世界:导演您感动吗?不敢动不敢动

拍摄《心灵法医》的导演,此前的作品画风和品相相当成谜。

他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作品,是张鲁一和佟丽娅主演的《爱国者》,七千多人打出5.7的评分。

换句话说,这也就意味着从业若干年,这位导演在豆瓣网友的评分体系中“一部及格作品都没有”?

不过,《心灵法医》的演员阵容配置颇有看头。

男主角聂远自不必说,虽然他说台词时的普通话似乎不够字正腔圆,但他的表演路数很靠谱。

要命的是,由于剧情太糟,聂远正确的打开方式,可能是花絮比正片更好看?

男二号也是一位戏骨,芦芳生,典型的“剧”抛脸。

暑期爆款《长安十二时辰》里,他是高能手刀逃跑的姚汝能

《九州海上牧云记》里,他是嫌弃蒋勤勤不够好看的帝王牧云勤。

而这一次的《心灵法医》里,他是一位不修边幅的刑警。

和于明加演夫妻,大写加粗的怕老婆角色,可可爱爱。

但戏份很少,很有“好演技被辜负”的嫌疑。

女主角宋轶,则在剧作播出之前来了一出“疑似不满”。

似乎有宋轶粉丝抗议,预告片中宋轶身为女主角、上线时间却不足一秒。

引发网友猜测:是否因为演员不愿和平台签“分约”协议导致被“边缘化”?

可以确定的是,《心灵法医》中宋轶饰演刑警队长,看起来并不那么有说服力。

为这样一个脸谱角色(疑似)开撕,值得吗?

合作胡歌的经典民国谍战剧里,宋轶不会让人觉得她不像特工;因为年代戏有一层时间滤镜,不用和现实一一对应。

现代戏不同,宋轶似乎并不具备女刑警应有的利落英气。

《法医秦明》中焦俊艳饰演的大宝,《红海行动》中蒋璐霞饰演的女特种兵,质感都比她更接近角色。

所以《心灵法医》中剧作先来“官方吐槽”。

第一集中,芦芳生的角色第一次见到宋轶饰演的刑警队长,就评价她“你不像”。

聂远带着她去拜访自己的老师,老人家也说她不像,还cue演员的真实身份:长这么好看为什么不当演员。

所以,这种官方盖章“不像”的角色,成功补上了“不像”的短板吗?

并没有。

角色外貌不像,气场不像,对应的应该是内在像、内在“她就是”。

但宋轶无论是侦破还是抓犯人,抑或是开会布置任务,自始至终都无法让人入戏相信她就是刑警队长。

当然,比起宋轶的角色质感,更重要的是这部戏里的诸多槽点。

一,故事狗血老套,逻辑混乱生硬。

《心灵法医》中,受害人疑似被猛兽攻击,伤痕呈现出被撕咬的状态。

同一时间,动物园来报案丢了两只狼,而种种关于狼人的传闻也尘嚣甚上。

于是,“疑似狼人案”和“动物园丢狼案”,被并案处理。

聂远饰演的法医,莫名其妙就通过街边一个普通的有划痕的路障,找到了偷狼车辆的踪迹。

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位偷狼者。

一番打斗之后,偷狼者拼死逃跑。

宋轶追上他的时候,他逃回了藏狼的地点,差点被狼咬死了?

作为一部法医刑侦题材的剧目,案情逻辑就这样放飞自我吗?

在医院抢救时,偷狼者用最后一丝力气,抬手指向聂远饰演的法医,然后死了。

这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反转?

此后法医解开谜团,偷狼者死前抬手不是指认他,而是要让他们看他手上的伤口。

一个非常细小的伤口。

顺着这个伤口,男女主查出了毒蜈蚣和贩卖毒蜈蚣的人。

又顺着这条线,找到了倒卖蜈蚣的人。

这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反转,意义究竟在哪里?

剧情的另一条线,则是死者被“狼人综合症”患者所杀,这名患者还是一位当红明星,指使自己的女友帮自己伪造证据被顶罪。

所以,前一条线左转右转转到明星这里,是否太过牵强?

浪费这样多的篇幅“解谜”,却连基本的谜面都没写清楚。

更要命的是,帮明星顶罪的女友,和聂远的角色之前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前尘往事。

女友当年爱慕聂远表白未果,深夜不归惨被轮暴。

经历确实非常凄惨,但这样多杂乱的故事一锅乱炖,剧情到底要讲什么?

二,不具备核心吸引力,强行制造悬念感。

《心灵法医》中还有一个穷爸爸富爸爸的故事。

亲爹又穷又惨,还有过案底。

后爸有钱有势,过着优越的好生活。

戏里亲爹被人为制造的白血病弄死,剧作一直在后爸、亲妈谁是凶手之间强行制造悬念。

通过后补镜头、添加信息量的模式,将时间交代得更加凌乱、让人兴趣全无。

悬念感的先决条件,要有烧脑的信息量,要有巨大的未知空间,还要有吸引人的兴趣点。

《心灵法医》都做不到。

剧作模式是将问题直接砸到观众脸上:你觉得凶手是A还是B?你觉得她是意外死亡还是被谋杀?

不论哪一种都很老套、很平庸、很多漏洞,无论是A是B是左是右,都无法让人更感兴趣。

单元剧模块最大的短板,在于角色上线时间很短,这就意味着观众无法快速对人物产生共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剧作细节经不起推敲、悬念制造方法又过于生硬,很难引起让人沉迷追剧的共鸣。

《白夜追凶》和《无证之罪》这两部犯罪题材网剧,因为比上星剧作更过硬的品相,彻底改变了观众对“五毛网剧”的刻板印象。

《法医秦明》等法医类网剧,也因为比上星剧目更大尺度的尸体、解剖等画面(虽然后来被马赛克了),而拥有视觉上更生猛的冲击力

但《无证之罪》系列《原生之罪》口碑的下跌,以及这部《心灵法医》混搭模式的荒腔走板、细节的杂芜混乱,似乎是刑侦犯罪类网剧发展的一个瓶颈。

论剧作的现实力度,他们是披着现实外衣的“现实主义”。

论角色塑造,女主过于脸谱化,男主过于依赖主角光环。

论对于人情世事、浮生万端的观瞻与关怀,剧作的切入角度太浅,表达方式太生硬,呈现模式的细节则有太多漏洞。

一个奇怪的四不像。

答,猪八戒影视,

这剧,属于 悬疑 网剧 犯罪 推理的电视剧。

演员的话都是有演技的,重要的有女演员,我的话,暂时给了四星。

吐槽以下四点。

1.一直都喜欢破案法医警察的类型的电视剧。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这剧感觉警察都没起太大的作用,都是靠法医比较多,因为这次男主明川看起来不着调,实际上沉稳冷静。女主罗队觉得有点不适合当队长,既然是队长,按道理是很有实力的,结果到好,什么都要问法医。队长你没点本事怎么当的警察,怎么查案?喜欢的是,这剧情还可以 其他不说,最起码有美女。。现在还是在追剧,很期待最后干尸案的结果。

2.演员的演技,整体来说,是很好的,只是被这剧,的故事,写的编剧,弄的这样 ,罗笔芯这个角色让我看起来,这角色,只有一个表情,像机器人似的,倒不如真的弄个机器人,还更好,聂远,演技还是ok的,一个人在厉害,没有好的平台都是发挥不出实力来的,只能怪,这剧写的有一丢丢问题。

3,我感觉最不好的,是,这剧不是”鬼片,为什么总有些配乐出来,还没有前兆,怪尬的,不是到,导演是怎么想的,还有就是,为什么要给,文字,配解释,哪里都有 ,看剧,那有时间看你们的解释,如果演员演技好,剧情好,基本不用解释都可以看懂的,你自己写的 拍出来,自己都没信心?,难搞。

4,我写作文,虽说,都是流水账,流水账什么意思?

自我观点,动写点,西写点,有开头,呢,但又没结尾,看的不是很舒服啊,要个答案都没有,该解释的,有不解释,也不能把观众带入剧中,没有什么泪点,感动地,惊喜地,只有数不清楚的,bag 。

没有看过原著。

以上纯个人观点,不好地方,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如何破局法医类影片的局限性

《心灵法医》改编自法医类文学大IP《听尸》,《听尸》这部法医类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没有什么废话,就是让人去看一个又一个的奇案记录,没有什么多余的煽情文字,让观众自己去想自己去说;二是真实,这里没有什么很神奇的事情发生,其实都是真实简单的“案例”,但是越是简单、越真实、越是震撼人心。

而《心灵法医》这部电视剧的剧本做了比较大的改动,把原本的一个案件记录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故事,再把一位普通的法医变成了极具英雄气质的法医,一句话,“没有明川破不了的案”就牛得不得了。

导演和编剧对这个故事的蓝本打造得非常大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如何破局法医类影片的局限性

《心灵法医》的导演是龚朝晖,龚朝晖直言,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找到拍摄的灵感。其实龚朝晖的这种感觉非常的真实,细数一下市场上的法医类影视作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其实同质化是非常严重的。法医类一般都喜欢用以下几个卖点:

1、足够血腥和视角冲击力的画面,因为是法医,接触到的是尸体,而且很多都是非正常死亡被破坏的尸体,断肢、人体器官、内脏等等都成为此类影片展示的重点。

2、一个酷酷的言语不多的法医在那做尸检工作,然后里面会蹦出一大堆专业术语,显得非常专业和有意思。但是当你看了几部以后,估计你也不想看了,哪有那么多新奇事物。

3、离奇的作案手法,也就是走柯南路线,经常出现高智商犯罪等等。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口碑的法医类电视剧国内国外都有:

1、国内最典型代表《法医秦明》

《法医秦明》改编自《第十一根手指》,整部剧都是以展示法医工作为重点,连男女主角的感情线都没有,可以算得上比较硬核了。而这部网剧一开始就非常的重口味,案发现场的尸体的被残害程度只能用“变态”来形容。

但是当时这种题材非常新颖,所以大家的接受度还比较高,算是硬核法医片的代表。

2、国外最典型代表《CSI》,国内翻译《犯罪现场调查》

这部剧应该可以说是带起了全球范围的法医类影视作品的潮流,从2000年上映开始,持续6年都是火爆。美剧的制作精良就不多说了,在这部剧里展示了很多的高科技元素,以及案件背后的一些人性故事。

而这部电视剧也成为了美国警方和欧洲一些国家的警方、还有日本警方的学习材料,可见它的真实程度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极致。目前我们貌似还做不到,但是相信将来也会有这样的精细之作。

要超越前作很难,可能会被人说成模仿,而《心灵法医》做了一些比较大胆的突破,比如不再依靠血腥的尸检工作来哗众取宠,而是强调生死背后的情感故事。

所以在对《心灵法医》的评论里,你会看到很多差评都是质疑影片没有法医尸检的部分。其实这部分观众的观感并没有问题,只是他们想要看的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尸检工作,而这部电视剧里此部分恰好全部做了弱化。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是对的,在拍类似的剧目,不过是商业利润的收割,并无艺术上的意义了。

法医明川的主角光环

在电视改编里,明川做过刑警,所以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侦查能力、推理能力,而且还很能打,可以说是能文能武。在狼人案里,嫌疑人逃走,一堆刑警围堵都解决不了,结果是明川把嫌疑人制伏了。

在做法医方面,也许因为有了之前的刑侦经历,明川自己也参与查案,除了正常的尸检工作以外,明川还会从事以下一般法医不会做的事情:

1、明川喜欢和死者对话,当然尸体是不会说话的,这应该只是一个比喻,应该说明川很想看看死者的所思所想,应该是通过推理完成。

2、明川会根据案件的情况去走访和寻找支撑证据。

3、明川表面上比较不羁,工作时间比较弹性,但可以说是无时无刻都在工作。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其实他的很多让人不解的行为都是在体验死者的曾经,也是为了破案。

因为明川的人设似乎有点过于强大,显得刑警队里的正儿八经应该查案的刑警们有点弱鸡。这个点是大家普遍比较质疑的。但是换个角度想,其实这样也是不错的,增加了角色的魅力。毕竟上文提到了,导演其实想破局,所以不是靠血淋淋的东西来吸引眼球的,而是打感情牌,这个时候如果主角的主角光环也没有,整部剧可能就会变得很平。

所以我觉得对主角秦川的主角光环是合理的。

对于女主让人觉得讨厌的人设

宋轶出演的女主角罗笔芯是一个一板一眼的刑警队长,工作干练,能力强。这部剧一开头是通过贯穿始终的干尸案,而通过目击者的比对人像,和明川长得很像,所以罗笔芯才会调到光明市的刑侦大队,就是为了接近明川。

也许有了这种先入为主,再加上明川的一些行为确实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所以罗笔芯总是在语言上和工作上对明川都有一些偏见。女主这些相当让人讨厌的行为也成为了广大网友吐槽的重点之一。

但是罗笔芯实际上是一个剧情的推动者,正是因为她对明川怀有偏见,这个隐藏的矛盾是推动剧情的关键。而罗笔芯的不近人情、刻板印象都不太讨喜,但是相信后期随着女主对明川的认知的改编,女主的光环也会慢慢出来。

心灵剧场的破天荒尝试

在每一个案件结束以后,还会有一段独立的心灵剧场,这是一场生者和死者在异空间的再聚。矛盾过后,大家重新敞开心扉,面对面地去对话,让观众能够从更深入地角度去了解案件背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就像明川问罗笔芯的一句话:“你觉得杀一个人是很容易的吗?”

确实,世界上杀人犯还不至于到处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杀人是并不容易的事情,心理压力巨大,如果没有足够充沛的欲望和理由,没有人会去杀另外一个人,这背后都是有故事的。

所以心灵剧场尝试去揭露这些生者或者死者背后的伤疤,让大家看得更加的真切,更能体会杀人动机的形成过程

尸体是冰冷的,但是故事是温暖的

跟一般的法医类别的电视剧一样,这部电视剧里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命案,只是不一样的是,这部电视剧并不是纯粹为了展示法医的工作,也不是为了贩卖血腥带来的冲击,而是希望给观众带来另类的心灵治愈。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其实都并不陌生,都是饱含着深意的人性故事,比如里面有单亲妈妈为了孩子的生计疲累不堪的故事,有少女被侵犯导致价值观扭曲的故事,有生父与继父之间的故事等等,都是反映了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

每一次的破案,其实都让死者在天之灵得以安慰,而生者也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关于尸体的故事,呈现出来却是温暖的剧情。

特殊的音效设计

导演龚朝晖是个鬼才,在表演和音乐上都有很强的天赋,这部电影的音效处理也是出自龚朝晖的手笔。龚朝晖直言,要充分感知这部剧的最佳观影感受,最好还是有家庭环绕立体声音系统下观看,这部电视剧会变得更有质感。

客观地评价这部电视剧

导演龚朝晖大胆地把一部法医片,拍成了情感片,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作品其实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但是这种改变其实也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一些法医类的忠实观众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猎奇心理没有被满足而不满,而喜欢的人可能还挺喜欢这种新的感觉,至少不会看个法医片恐怖地像在看恐怖片一样,换个角度看也是不错。

结语

总体来说,这部电视剧还是算得上中上的良心之作,在这个冬日里,是一部可以用来温暖心灵的不错的一部另类作品。建议不要用原作去对比,因为原作根本就不适合拍成影视化的东西,因为里面其实没有主角,都是一个一个案例。经过影视化的改编,做到这个程度也是不错了。

11月18日,由聂远、宋轶等主演的悬疑破案剧《心灵法医》正式上线开播了,该剧改编自法医朱明川的小说《听尸》,讲述破案无数的鹏海市法医明川被刑警女队长罗笔芯怀疑与一桩连环杀人案有关,罗笔芯为了观察明川,开始与其搭档破案。

国内关于法医题材的电视剧不多,之前张若昀主演的《法医秦明》颇受好评,这次又来了个法医明川,同样受到了很高的关注。

聂远一直是中生代实力派男演员的代表,尤其是在《延禧攻略》之后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而宋轶凭借《伪装者》中的于曼丽一角为观众熟知,可惜后来一直不温不火,出演的大多数是配角,这次总算好不容易可以担纲女主角了。

不过《心灵法医》刚刚开播后观众的反馈并不理想,不少网友直言该剧案子和推理过程都很简单乏味,充满了各种老梗,而且bug很多,配乐很差,作为一部破案剧来说实在很无趣。

聂远和宋轶的演技至少保持在线水平,只是这种悬疑题材的电视剧如果连最起码的推理过程都没有做到精彩和严谨,那么请再红的演员来也没用,几乎可以注定了它的失败。






个人是比较喜欢悬疑剧,《心灵法医》这个名字也比较有新意,剧情一开始的音效和画面色彩,就省却了那些拖泥带水的前奏,直接进入主题,情节紧凑。所讲述的案件都是由真实案例改编。

人,生而平等,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及其重要,任何人不得剥夺。生老病死虽说是自然规律,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如何死、何时死、何地死这往往不是我们自己可以主宰的。

倘若一个人的死亡是非自然死亡,那么查清死因就是法医的天职。天赋人权,人的生命权利至高无上,法医替天行道,维护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神圣不受侵犯和凌辱。他们每天穿行在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之间,代表死者向活着的人说出来不及说的话和那临死前的痛苦、挣扎、委屈、绝望...

这部剧很好地展现了法医的职责,描述了法医是如何运用各种技术,经过现场医学勘察、医疗跟踪取证、伤情的活体医学检查观察、尸体解剖、症状分析、测试比对、遗物鉴定、特殊查体等手段还原案发实况,帮助警方破案的过程。

此外,这部剧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描绘相对比较详细。

第一集解释了“皮肤金属化”。其指的是当金属电极与皮肤发生接触时,电极金属发生汽化,金属微粒会沉着于皮肤表面及其深部的现象。第二集通过肺叶重量的变化、红细胞凝块向观众讲述了溺亡体征的表现。也提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它是由外伤或是疾病引起的脑底部或是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非常严重和常见的颅内出血。

当然,我们常常都太过于专注案件本身,却忽略了案件背后,犯罪嫌疑人产生作案动机的原因和死者生前的想法、需求。

而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在寻找真相的同时揭露着社会和人性。法医明川身上有一种特别弥足珍贵的地方,那就是他的同理心。他会长久地盯着死者的遗像,会去调查死者生前的生活,会去体验死者生前的工作。

他还强调:人死以后,就可以变成随意处理的标本吗?他对死者抱有敬畏之心,对尸体做到了最大的尊重。他愿意并且擅长于去理解、预知他人的情感,能够将自己代入死者生前的处境,客观而冷静地去感知死者的感受,关怀死者的需求。

同理心是一种与别人共情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共”字上面。能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对待他人情感态度是有深度的,且在情感和思考方面的代入感非常强烈。而同里心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于它让我们始终对伤害持有戒备。

冲突的来源,往往是因为误解和不理解。而同理心所带来的尊重、理解、体谅、真诚、赞赏,轻而易举地便化解了冲突。

这部剧和其它侦探悬疑类片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弱化了犯罪案件血腥恐怖的场景,也牺牲了部分推理和调查案件的程序,但着重突出了温情。侧重讲述了法医明川和死者间心灵的沟通。犯罪和调查都是冰冷的,而死者的心灵是有温度的。

单元案件中所涉及到的夫妻感情、单亲妈妈的话题,都是值得去讨论和深思的。因为妻子生不出孩子而出轨,最后错手杀死妻子的丈夫。孩子不应该是维系和影响婚姻的决定因素。孩子应该是爱情的结晶,是家庭的延续,而不是婚姻的核心。太多人因为生不出孩子而离婚,又有太多人因为想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煎熬地过着名存实亡的婚姻。

婚姻的主心应该是爱,是懂得,是付出,是相伴和扶持。而我们总是颠倒了婚姻的主次,抛弃了相爱这个必要条件。

看到第二集结尾的部分,其实内心是有一点触动和感动的,我甚至有点儿哽咽。一个打着三份工独自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因为过劳而掉入鱼池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女性在职场上本就属于弱势群体,何况是一个单亲妈妈,她还得费尽心思去赚很多的钱,足以能够抚养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她们的生活包裹着无尽的艰辛、无奈,无人倾述,却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撑起孩子美好的未来。

母亲的伟大让人动容。社会应该加大对单亲妈妈这个群体的关注,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去保证她们的权利,让她们能在社会上,在职场上,受到最基本的尊重,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受到很多的关爱和帮助。

当然每部剧都是有不足的,比如配乐偶尔会与情节不搭,让人觉得跳戏和不合时宜的逗趣。当然这些都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大毛病。它最大的毛病,就是又要让我开起熬夜追剧的模式了,就像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

最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对生命抱有最基本的尊重,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惨案发生,社会也将更加和谐美好。因为,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做好自己,不渡他人,但行好事。

《心灵法医》电视剧简介

总体而言,《心灵法医》算不上很优秀,有很多不太令观众满意的地方。

《心灵法医》电视剧简介

《心灵法医》由聂远、宋轶主演,豆瓣评分5.3分。性格古怪,专业超群鹏海市法医中心主任明川,在当地法医领域是个绝对权威。当明川站在尸检台前,他就成了鹏海市远近闻名的“听尸者”。适时,光明市又发生一起干尸案,凶手似乎受过专业训练,反侦察能力极强,被称为“杀人医生”。光明市女刑警队长罗笔芯认为“杀人医生”是警察系统内部人员的可能性很大,并将目光锁定在临市的明川身上…罗笔芯决定彻查明川和“杀人医生”案的关联,并开始调查明川神秘的经历和背景,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深埋多年的秘密终于重见天日……

这个剧演员演技没有问题, 后期制作没有问题, 这里只说剧情,有三点明显问题

  1. 第一点 : 如果抗日神剧里的主角开挂就是刀枪不入,那么这部剧的法医就是无所不能。法医印象中就是警方办案的辅助过程,提供警方尸检报告,根据报告的线索警方思考以及采取下一步的查案措施。我对这个职业认识不深,昨天查了一下,发现他们学的东西也挺多,再加上影视剧里戏剧性的描述,我们的男主角全程来了挂。剧情剪辑太过于突出主角,弱化其他角色行动。有人说,这部剧警察都没有调查,只有法医在调查,警察就没有自己查案的手法。第二集里 淡水海尸案,罗笔芯队长带领丁队去查了渔网,结果没有什么收获,而主角在和小朋友聊天时,就获取到了重要线索。不是警察不作为,是主角一查一个重要线索,而警方在一步一步来,把原本就没有很多镜头的警察显的更没有能力了。

  2. 第二点 :过于温情路线。剧名字叫“心灵法医”,心灵再前,编剧也一直想写出感情在查案过程的重要性。所以剧里面,就是用仅有的证据怀疑嫌疑人之后,利用情感感化,让嫌疑人自己说出作案过程。刑侦剧大家看的不仅有刺激,还有案件的推理过程,这样查案,嫌疑人把包袱全部抖落出来,大家当然觉得没有意思,更何况里面主打温情路线太多,有好多写感情的东西,把原本就不长的探案时间压缩,重点失衡,当然不满意。

  3. 第三点:逻辑闭环非常生硬,杜撰之感远远大于“验证感”。法医要做的事情应该是验证,比如《法医秦明》里张若昀的上场方式虽然过度骚包、但至少这个角色认认真真“通过尸体说话”,而《心灵法医》里的法医一会干刑警的活、一会干编剧的活。原本逻辑就相当牵强,剧作还在闪回里拍摄非常情绪化的内容,更加重了这种“他究竟在瞎说些什么”的不可信程度。办案时男主角一人滔滔不绝,刑警队法医中心众人老老实实站成一排、像列队的亲兵也像被封印的吉祥物,总之完全不像同事,非常生硬,自然质感全无。

电视剧所要表达的东西是正能量,这是全剧给人印象好的地方

与日剧《非自然死亡》侧重的点比较相似,比起已经死亡的结果,能够倾听当事者的生前故事未尝不是一件更温暖更有意义的事呢?

有很多悲剧就是怎么离开这个世界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像覃红单亲妈妈的死因为有明川法医才能够让她的离去更有意义和价值,孩子会知道妈妈是一个很爱她的人,以后也会带着这份爱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同时明川也帮助马超一个好人洗脱了证明,没有发生冤假错案,同时也让孩子得到了很好的归宿。

-

下面是更多关于如何评价聂远主演的《心灵法医》?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