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关系 我家孩子不是失控姐
  • QQ空间
  • 收藏

我家孩子不是失控姐

谢晓云 2020-06-07 14:57

「我不管,我要买这个,我一定要买啦,」小男生一屁股坐在百货公司玩具部的地上放声大哭,任凭爸爸怎幺拖、怎幺拉,他就是不肯离开……。

「妈,姊姊打我!」小女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妹妹拿我的玩具,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小姊姊像跳针卡住的破唱机不断尖声大叫……。

家有学龄前小孩的父母,对这些情景一定不陌生。中文俗谚「三岁小孩狗也嫌(狗不理)」,英文也有所谓「恐怖的两岁期(trouble two)」,就是指学龄前的小孩,尤其两、三岁阶段,经常情绪失控,乱发脾气,前一分钟还是可人的小天使,下一分钟就变成恐怖的小恶魔,常让爸妈不知所措,有时候忍不住跟着火山爆发。

了解孩子发展过程,避免过度期待

其实,当父母了解孩子正常的发展过程,就会对他们的失控行为比较释怀,也不会认为他们在故意捣蛋找麻烦。

好比说,大人常会认为小孩「讲不听」、「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这对三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是自然又正常,「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其实不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主治医师吴佑佑说,对于开始会讲话的孩子,大人常误会他们都听得懂,事实却不然,他们的理解程度并不及大人的想像。例如,父母告诉孩子不能玩剪刀,因为会受伤,或是不能摸花瓶,不然会打破,但两、三岁的小孩不见得理解「受伤」、「打破」的后果(不晓得受伤会流血、会痛,或是花瓶可能很贵,打破会割伤人,而且就不能用了)。「他们开始会讲话,有些行为举止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大人,容易让爸妈忘记一件事,眼前这个小大人来到世界上不过两、三年啊!」他理解能力有限,当然「讲不听」、「记不住」,因此再三去尝试你不允许但他却非常有兴趣的事。

而且两岁以后,孩子的肌肉发育成熟,会让他们想去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看到什幺都想摸一摸,抓来玩一玩,父母就开始慌张,想出手控制或制止他,觉得小孩「管不住」、「很难带」。

再加上一般三岁以前的小孩语言发展还不成熟,不容易完整、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求,因此大人常会误解或弄不清楚他们的意思,而小孩又讲不出口(讲不清楚),往往只能用哭闹,甚至打人、咬人、丢东西等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不满。而这个年纪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差,无法忍耐和等待,他想要的就是马上要,所以显得他们冲动又固执。

不过,这些行为大多数都是正常发展的过渡期,并不一定是小孩容易情绪失控,或是故意要惹父母生气,等到五、六岁,或上小学之后,他们运用语言及理解能力愈来愈成熟时,父母也就比较容易引导他们用言语沟通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父母可以这样做:

●从书籍、专家及其他资讯来源认识、了解小孩的发展过程,避免对他们有超龄的期待,例如对一个两岁的小孩说一、两次「不能玩电话」,就期望他会记得并立刻遵守。

●整理一个安全、适合小小孩的居家环境。与其看到他玩打火机,或拿着你的口红在墙壁上乱涂鸦,你惊慌、生气地斥责他,而他则被你吓着,或因为不能玩而生气大闹,不如把你认为对小孩有危险、不希望他碰的东西,例如药品、剪刀、玻璃杯、打火机、化妆品、贵重的饰品等等,全都收到他摸不着的地方。

●学龄前的孩子好奇心旺盛,且需要很多肢体上的运动,父母不妨定时安排户外活动或有趣的游戏让他们好好玩一玩,发洩精力,避免他们因为太无聊,或者处处受到约束而不满、闹脾气。

●还要提醒父母,每个小孩的特质都不同,例如有一些孩子天生特别好动,有一些特别内向、害羞,也有些真的非常固执,父母好说歹说都无法改变他,建议父母去认识自己孩子的特别气质,因此有更多配合和容忍。

规律作息,小孩不易失控

从小建立孩子规律的作息,也有助他们情绪稳定,减少引起情绪失控的机会。

马偕医院精神科臧汝芬医师观察发现,现代父母生活忙碌,自己的作息都很混乱,带着小孩十一、二点才回家,或者不按时用餐,不仅小孩生理需求受影响─饿了没办法好好吃饭,想睡时不能上床睡觉,当然情绪很糟;再者,小孩也没有养成规律性和依循性,根本不晓得什幺时间该做什幺事。

父母可以这样做:

●吴佑佑医师建议,利用一些「仪式行为」来建立孩子生活的规律性,帮他们了解并习惯这一件事情做完了,接下来要做什幺,并且知道什幺时间该做什幺事。例如先洗手,再吃饭,吃完饭才能吃点心零食,然后吃完东西必须去刷牙,或者房间电灯关暗、放轻柔的音乐时,就代表睡觉时间到了。

●当然,生活无法完全「按表操课」,例如偶尔必须晚回家,或晚一点上床睡觉时,一定要跟小孩说明,今天(这一两天)因为什幺原因,所以我们才比较晚上床,明天开始,就要恢复和平时一样,9点就睡觉了,从事幼教工作超过20年,目前担任托儿所所长的柯秋桂建议父母。并且,「特例」儘量不要和「正常作息」差距太大,例如平时9点睡觉,不可以一放假就严重拖延到12点才上床。

坚持原则,小孩就无法用哭闹逼你让步

吴佑佑医师发现,有些父母教养孩子,订了一堆规矩、原则,常对小孩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准」,但是当小孩一哭、二闹、三打滚时,往往受不了吵闹,或觉得面子挂不住(尤其小孩在公共场合失控),很快就将自己的原则忘得一乾二净,只求小孩赶快闭嘴,别再闹下去。这种情况发生一、两次后,孩子很快就晓得,哭闹可以帮他达成目的,以后就经常拿出这一招来对付你。

父母可以这样做:

●规矩、原则其实不需要太多,最重要的是能彻底执行。

吴佑佑常建议父母,不要随口对孩子说「不可以」,在你说之前,最好先想一下,这件事真的绝对不行做吗?会不会孩子吵一吵之后,你就失去原则,原本不可以的事都变成可以了。

●并且,千万不要为了安抚小孩而欺骗他,例如小孩吵着要买糖,你不想让他吃,但又不晓得怎幺制止他哭闹,于是哄骗说,现在让你买,但是回家再吃,但到家之后却偷偷把糖藏起来,只会惹得小孩更火大,也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以后更难和他沟通。

避免情绪失控,破口骂人

当你苦恼孩子动不动就哭闹、大吼大叫时,可能要回头想一想,自己在家是不是也常不小心情绪失控,甚至用这些方法回应你的孩子,因为小孩可是天生的模仿高手,而父母正是他们最容易模仿的对象。

为人父母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特别重要是管好自己的情绪。虽然小孩哭闹不休时,真会让人觉得头壳都快炸开来,但每个幼教专家都一再提醒父母,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情绪失控,破口骂人。

父母可以这样做:

●练习当火气上来时,如何放鬆、暂缓怒气,把已经到嘴边的恶言恶语给吞回去。例如你很累、情绪低落,或者快忍不住要发飙了,赶紧向孩子喊暂停,「妈妈现在真的很生气(很累),我需要一个人先回自己房间,等下我们再来谈这件事情(再出来陪你)。」如果有其他家人在的话,请他们帮忙接手,陪伴孩子。

柯秋桂举自己的例子说,以前她下班回家,两个姪子会马上靠过来,吵着要她陪他们玩,但有时候工作一整天真的很累,为了避免情绪不稳定,不小心对两个孩子发脾气,她就跟姪子约定好,每天她下班到家,先回房间自己一个人安静半小时,然后再出来陪他们玩,后来两个孩子都晓得,姑姑刚回家时,不要去打扰她。

先让孩子怒气降温,再引导他表达情绪

孩子情绪失控时,和他硬碰硬、威胁他,或大声斥责都不是好方法。

吴佑佑表示,不少大人习惯用威胁的口吻,希望孩子停止哭闹,像是「你再不听话,我就叫警察把你抓走哦,」「你一直哭,妈妈就不爱你了」,然而,学龄前的小孩多半无法理解,这些只是爸妈要求他听话的一种讲法,事实上并不会发生,但孩子却可能真的以为警察要来抓他,或妈妈不爱他了,因此哭闹更厉害,对他们的情绪只有负面伤害。

父母可以这样做: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第一要做的是「降温」和「隔离」。

《不生气育儿法》的作者,「父母资源网路」基金会创办人瑞许琳(Gail Reichlin)建议父母,不妨拍拍孩子的背、抱抱他,有时候可以让他们安静下来,不再那幺生气。

●快速且冷静地把孩子带离现场,也是许多育儿专家的共同建议,例如抱起他,然后离开百货公司的玩具楼层,到其他人少的地方,或直接走到建筑物外面,空气流通的地方,有助于他冷静下来。

如果是在家里情绪失控,则把他带进他的房间,或是家里一个固定的地方(他晓得当他闯祸或发脾气时,会被带去的地方),允许他用不会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及不会损坏物品的方法,先发洩自己愤怒、伤心的情绪,例如哭到不想哭,或是出力打自己的枕头等等,直到他的情绪平静为止。

●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在生气激动的情况下,任何话都很难听进去,因此等孩子情绪平静之后,再跟他讲道理。

在和孩子沟通,或纠正他时,父母先同理他的处境,例如「我晓得哥哥没有先问过你,就拿走了你的玩具,让你很生气,但是,你大哭和打人,这是不好的方法,我们来想一想,下次哥哥要拿你的玩具时,你应该怎幺跟他说……」慢慢引导他用其他正向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觉,以及利用语言沟通来达到目的。

▼▼我的孩子有情绪障碍吗?

儿童心智科(精神科)门诊常有焦急的爸妈问医生,「我的孩子很爱生气,动不动就大哭大闹,是不是有什幺问题?」「他整天都坐不住,东跑西跳,没有一刻静下来,做事也不专心,会不会是过动儿?」

究竟这些孩子只是处在情绪发展的过渡期,还是真的有情绪障碍?什幺情况下应该就医?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吴佑佑医师建议,利用宝宝健康手册或其他相关书籍、网站提供的「生长发展评估」,父母定时观察对照孩子是否有发展迟缓的情形。

马偕医院精神科臧汝芬医师表示,大约2~4岁时,特别要注意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否正常,因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表达。再者,留意孩子比起其他同年龄的小朋友,是不是生气哭闹时特别激烈,或者非常容易莫名奇妙生气,爸妈要提高警觉,如果有疑虑,及早就医接受检查,可早一点发现问题并治疗。

相关推荐
  • 我家孩子不是失控姐

    谢晓云2019-11-15 23:14

    「我不管,我要买这个,我一定要买啦,」小男生一屁股坐在百货公司玩具部的地上放声大哭,任凭爸爸怎幺拖、怎幺拉,他就是不肯离开……。 「妈,姊姊打我!」小女生一把鼻涕、...

  • 朋友是给自己的礼物-与AB宝的交换日记

    李伟文2019-11-15 23:14

    亲爱的AB宝:   人是群居的动物,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一定得彼此合作依赖着其他人的努力与贡献,我们才能够活下去,而且人生大部份的幸福与快乐,大概也都是来自于与其他人的关...

  • 爸爸忧郁,影响孩子情绪发展

    曾慧雯2019-11-15 23:14

    一项研究指出,如果父亲罹患忧郁症,孩子也更容易产生情绪及行为困扰。 这项研究观察超过2万2千名双亲家庭的儿童。研究结果刊登在2011年12月《儿科》期刊。以往相关研究多着重在...

  • 当儿子的阿姨,别当妈妈

    卢苏伟2019-11-15 23:14

    在辅导的过程中,我希望妈妈能了解,她对杰晟的爱常让他感到压力和不舒服,我请她试着去了解男性特质,有事他不会找别人商量,有问题也不会向别人求助,他需要很大的空间和时...

  • 怀疑记性有问题时请就医,不要自行诊断

    刘秀枝2019-11-15 23:14

    是否去看过医师呢?A女士回答没有,并说这种病一直退化,听说药物也无法根治,医师又能做什幺事呢? 显然A女士由报章杂誌等得到不少有关阿兹海默症的讯息,并根据自己的臆测而...

  • 父母要跟孩子耍心机

    李伟文2019-11-15 23:14

    我看到周遭有许多人,不管是商场上的女强人或是老谋深算的企业家,甚至是表现优秀杰出的老师,这些在工作场合非常能干的朋友,回到家里往往用最烂的方法跟孩子互动,不是直接...

  • 【乐活时代】李伟文:父母要跟孩子耍心机

    李伟文2019-11-15 23:14

    或许大人都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所以他们只要听话照做就好,况且大人自以为见多识广,孩子不成熟,思虑欠周密,怎幺能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呢?可是当孩子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

  • 儿童身心健康+家长教养态度大调查

    谢晓云2019-11-15 23:14

    《康健》这一次调查全台湾国小四~六年级的学生,及家中有国小学童的父母,希望了解国小学童的身心状况,也探询家长的教养态度。 整体来说,孩子的生活型态及健康状况有许多值...

© 离婚百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鲁8845-2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532-86762222 公司名称:琴岛搜 客服QQ:352168883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网友提供,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文章。